首页

免费sm视频在线播放

时间:2025-05-29 22:35:54 作者:国画大师黄宾虹后人:真迹尽归公有 家中悬挂复制品 浏览量:12560

  中新网杭州5月29日电(曹丹)“他说,自己的画要50年后才能被人读懂。”在浙江省博物馆的展厅里,黄宾虹外孙女赵茹理望着墙上的画作轻声说道。

  作为大师的后人,赵茹理选择在退休后以志愿者身份,为观众讲述黄宾虹的艺术人生。

5月22日,黄宾虹外孙女赵茹理(左二)在浙江省博物馆为观众做志愿讲解。曹丹 摄

  “厨房之外,皆可取走。”1955年,黄宾虹逝世后,其夫人宋若婴携子女秉承遗志,将万余件书画藏品悉数捐献给国家,由浙江省博物馆统一接收、保管。

  如今,这些珍藏构成了浙江省博物馆“黄宾虹艺术体系”的核心。在近期举办的“天地人——纪念黄宾虹诞辰一百六十周年艺术展”中,160余件(组)经典作品、珍贵画稿和手稿与公众见面。

  “家中悬挂的,只有复制品。”赵茹理说,虽然真迹尽归公有,但外公“守正创新”的艺术精神始终在家族中延续。

  展厅入口处,一张摄于1950年前后的老照片格外引人注目:一位清瘦老者伏案挥毫,银须鹤发,凝神专注。那是黄宾虹晚年居于杭州栖霞岭时的珍贵影像。

  “我就是在这栋老宅里出生长大。”赵茹理回忆道,虽与相差99岁的外公未曾谋面,但她从家人口中得知,晚年外公每日“看山读画”,在西湖畔锤炼笔墨。黄宾虹的画案临窗而设,窗外是苍翠宝石山,案头堆满古籍画稿。

  1865年生于浙江金华的黄宾虹,早年致力科举,不到30岁却毅然放弃功名参加反清革命。“那是他与旧时代的决裂。”赵茹理志愿讲解时,常将外公的作品与其人生经历、生活故事交织,“外公是文化的传承者,也是创新者”。

4月29日,观众在黄宾虹作品《黄山汤口》前驻足拍摄。曹丹 摄

  黄宾虹擅画山水。他的艺术风格历经三变:早年受新安画派影响,疏淡清逸;中年投身革命,苍厚凝重;晚年提出“道咸画学中兴”,笔墨臻于化境。他将画家功底、文人情怀与救国使命融为一体,既扎根传统又勇于突破。

  尽管总结出“五笔七墨”的创作心得,但黄宾虹生前却未获应有关注。然而,黄宾虹似乎并不在意。

  “他总说,自己的画要50年后才有人懂。”赵茹理笑道,当年常有乡野老农来家中观画,竟能辨出画中是晨雾还是夜雨,黄宾虹总是欣然赠画——知音不在庙堂,而在民间。

  也如黄宾虹所言,他的画在去世五十年后被越来越多的人读懂。2017年6月,中国嘉德春拍,黄宾虹92岁绝笔之作《黄山汤口》以3.45亿元成交。

  赵茹理曾是一名老师,退休前,她将自己教书育人的心得,汇编成自传——《勾枝点叶》,“外公用画笔‘勾枝点叶’,追求美好的艺术,我在三尺讲台上用粉笔‘勾枝点叶’,书写自己的人生路”。

  如今她通过志愿讲解,让黄宾虹的艺术精神持续传递。

  “外公用九十多载的光阴,证明了最深的墨终将沉淀为最亮的光。”她这样告诉观众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“砥砺奋进七十载 奋楫扬帆新征程——从南泥湾到兵团”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

在走访中王颖发现,村里很多孩子对唱歌、跳舞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,不少孩子还希望把艺术特长作为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。但是,能得到专业老师指导的机会却很少。

昆明3500人成功挑战“最大规模的咖啡品鉴派对”吉尼斯世界纪录

乌鲁木齐2月24日电(胡嘉琛)2月24日,正月十五元宵节,天山南北一派热闹场景,新疆各地州市举办民俗活动,精彩纷呈。

山西加强汛期安全生产工作 查缺补漏消除隐患

“五一”小长假运输从4月29日启动,5月6日结束,共8天。8天里,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预计发送旅客676万人,日均84.5万人。铁路部门通过加开临客、动车组重联、加挂车厢等形式,确保假期的运力充足。

中银香港再发数字人民币红包 冀推动内地和香港零售消费

1月26日,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,晨曦初现,狮子洋畔,波光粼粼。一艘艘巨轮穿梭其间,划出条条水花,码头吊机穿梭、轮船汽笛轰鸣、货柜车往来如织。这是南沙边检站辖区口岸给《法治日报》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。

大连警方通报:一男子醉驾致2名行人死亡

“全勤生”安永的合伙人张丽丽表示,受益于过去几届的进博会,安永与地方政府、企业分别达成多项签约合作。不仅如此,她还有感于进博会的溢出效应,“我们在展台上开展的很多话题,其实最终延续到了后续业务的跟进中。”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